近几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等各奖项陆续揭晓,但中国媒体对它们的得主及他们的贡献并没有多大的热情,报道显得不温不火。与之相呼应的是,中国人的日常话题中也对奖励自然科学领域重大发现的这几项诺贝尔奖鲜有讨论,更说不上对科学发现本身做出讨论。
有人会说,这是因为中国人没有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所以中国人没有热情。这是实话,当年莫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中国人的兴奋至今令人印象深刻。我们可以相信,如果有中国人这次获得物理学奖、化学奖,中国媒体一定会铺天盖地地报道,中国社会也会展开各种思考与讨论。但只有得奖,媒体才报道,社会才关注,这就是中国媒体与社会的通常态度。这是典型的功利主义的表现。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学术研究要经得起寂寞,基础研究更要学会坐冷板凳。这话没有错。有志于做基础研究的人其实是应怀抱“殉道者”的精神去追求科学与真理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国家与社会就不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与关注。因为国家与社会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者的肯定与关注,其意义不仅局限于这些研究者个体,重要的是不断激励有志气、有潜力的年轻人投身于自然科学基础研究。
几乎可以肯定,在现代科学竞争中,如果国家与社会不能给予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以坚实有力的物质方面的支持,不能创造一个积极的、宽松的人文环境,对科学真正敬畏与尊重,这个国家将难以在自然科学领域持续获得具有原创性的重大突破。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要获得持续的、重大的突破,不是光靠经费支持就能实现的。这类科学研究即便得到巨大经费支持,若要取得突破,时间也会非常漫长,往往需要研究者经过艰苦探索,甚至要不断品尝失败的滋味。也就是说,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短期内一般无法取得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飞越性进展。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一个科学研究者长期得不到社会尊重,他或她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势必会走得很苦很累,无疑对科学研究工作是非常不利的。更糟的是,其他年轻人看不到前辈在科研道路能持续获得关注与尊重,他们就会慢慢倾向于投身更为“风光”的事业。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追求的是要对人类文明作出贡献,这种工作本身并不追求镁光灯的光芒。中国社会应告别功利化的诺贝尔奖“获奖焦虑症”,不仅应于科学研究者获得重大成果后给予充分关注,更要在日常表现出对科学与真理的敬畏与尊重;只有这样,中国人才有可能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获得更多世界级的成果